智能化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特征和必要途徑,能驅動制造業技術升級、效率變革和價值再造,提升制造業供給水平和能力,為市場創造更多新興價值。 ??要優化智能化發展生態,推動龍頭企業智能化標桿建設,支持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升級,建立完善智能化政策服務、綜合保障和水平評估體系,形成智能化發展良性生態。 ??智能配置生產要素帶來量大質優的產品,智能洞察消費者需求生產更適銷對路的商品,給產品添加智能化因素激發消費興趣……智能化對改善供給支撐、加速釋放市場潛力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我們加速數字化轉型進程,推動智能工廠建設規模擴大和水平提升,已建設近萬家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打造智能制造新場景、新方案、新模式,產業提質增效成果顯著?!惫I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說。 ??創造更多新價值 ??“智能化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特征和必要途徑,能驅動制造業技術升級、效率變革和價值再造,提升制造業供給水平和能力,為市場創造更多新興價值。”賽迪智庫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數字經濟戰略研究室主任高嬰勱說。 ??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認為,智能配置各類生產要素,實現機器人加工、柔性排產、智能設備監測、智能倉儲物流等,有助于提升生產效率。 ??智能化生產模式能全面重構傳統制造體系,在以需定產、全過程協同、機器預測性維護等方面具有突出優勢,能讓制造更“智慧”,從而加速實體經濟效率變革。 ??比如,京東京造依托反向定制模式,從市場和用戶需求出發,幫助工廠建立新的產品研發概念,深入上游生產環節,在原創設計等方面持續賦能工廠。同時,發揮供應鏈整合和直連工廠創新優勢,提升產品“質價比”體驗。在2023年“雙11”期間,不少采用這種模式合作推出的產品銷量火爆。 ??“智能化產品和服務將更好滿足市場動態變化和消費者多元精細的需求。例如,智能音箱、智慧家居、智能網聯汽車等新產品不斷涌現,讓人們生活更加便利,也引發了包括汽車娛樂、智慧餐廳、無人超市等在內的新興消費方式,創造更多新價值。”高嬰勱說。 ??智能化產品既能提高消費者的親切感、體驗感和滿足感,也能為企業建立與客戶的實時連接,在線實現產品升級和服務優化。趙剛舉例說,新一代智能網聯電動汽車,因為具備自動駕駛、語音智能控制、實時聯網等新功能,深受消費者喜愛,帶動新一輪換車熱潮。同時,汽車制造企業也可以動態獲取消費者需求變化數據,按需及時改善供給支撐。 ??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 ??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被視為擴大高質量供給的有效手段。其中,“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各行業全鏈路智能化轉型,體現在智能設計、智能制造、智能設備監測、智能倉儲、智能物流供應鏈、智能營銷、智能客服和智能化產品等多個方面?!备邒雱暾f。 ??工信部連續多年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作,聚焦消費品、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汽車、石化鋼鐵等領域,重點放在智能工廠整體轉型以及單個或多個制造環節智能場景的建設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聯想集團合肥產業基地是全球最大的智能計算設備研發和制造基地,也是一座屹立于世界制造業最高水平的“燈塔工廠”。聯想集團副總裁阿木介紹,在新IT架構的支持下,以排產為例,曾經需要6個小時的龐雜過程,單次計算時間被縮短至不到2分鐘,排產僅需5分鐘即可完成。 ??截至2023年12月,全球“燈塔工廠”共有153座,其中中國有62座,占據了近半數份額?!拔覈圃鞓I智能化轉型在全球處于領先水平?!壁w剛認為,“燈塔工廠”代表著全球制造業智能化轉型頂級水平,而我國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燈塔工廠”的國家。這些“燈塔工廠”廣泛分布于消費品、汽車、家用電器、鋼鐵制品等多個領域,反映出我國智能工廠建設規模和質量的突出優勢。 ??目前,各地建設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已近萬家。工信部數據顯示,其中2500多個工廠達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2級以上水平,也就是實現了核心業務環節的數字化網絡化;209個工廠探索了智能化升級,積極采用智能產品設計系統、智能化生產線、智能設備監測、智能立體倉庫、智能物流車等系統,不斷提升生產效率。 ??“在智能化轉型領先行業的核心業務環節,智能化達到較高水平。我國家電、電子、汽車、鋼鐵、食品等行業智能化轉型水平較高。據統計,電子制造行業數字化裝備滲透率達到72%;裝備制造行業數字化研發設計率達到68%。”趙剛說。 ??緊抓人工智能新機遇 ??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發展呈現出技術創新快、應用滲透強、國際競爭激烈等特點,正加速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深刻改變制造業生產模式和經濟形態,展現出強大的賦能效應。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介紹,工信部將推動重點行業智能化升級,加快制造業全流程智能化。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業全流程融合中的應用,大幅提升研發、中試、生產、服務、管理等環節智能化水平。推進人工智能試點示范,拓展特色應用場景,加快“智改數轉”,形成現實生產力,提升制造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同時,推動智能產品和裝備發展。發揮大模型強認知、強交互、強生成的特點,促進高端裝備、關鍵軟件、智能終端的升級迭代,提升重點產品和裝備智能化水平。 ??我國制造業量大面廣,在技術水平、工藝流程、實施能力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導致智能化發展不均衡、進程不一致。各行業智能化發展模式、路徑、重點也各有側重,不能一蹴而就,也無法簡單模仿復制。 ??制造業智能化轉型仍有較大改進空間。調研顯示,我國實現單點智能或深度智能化的制造企業還遠遠不夠,具備產業集群服務能力的智能化平臺明顯不足。很多制造企業的智能化轉型僅限于車間、工廠和企業內部,亟待建立健全產業互聯網智能化平臺,實現研發、設計、生產、供應商、物流商、渠道商和客戶的產業鏈協同。此外,中小企業智能化轉型投入少,應用程度低,轉型成果不突出。 ??趙剛認為,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技術革命將全面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5G+遠程操控、工業數字孿生仿真、智能機器人、數字工程師等新技術將廣泛應用于智能工廠,推動制造業生產效率躍升。產業互聯網平臺將全面整合全鏈路數據要素資源,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智能協同,不斷推進供給側和需求側結構優化。國產芯片、高端工業軟件等信息技術應用創新不斷深入,將突破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卡脖子”問題。 ??“應重點在立標準、強服務、建生態等方面有所突破。”高嬰勱表示,要發揮標準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加強基礎共性標準和關鍵應用場景標準的研制和推廣應用。提升智能化解決方案服務能力,培育發展面向智能化需求的架構設計、系統集成、產品定制、場景建設、運營維護等解決方案,切實解決用戶企業“如何智能化”“怎么智能化”的問題。要優化智能化發展生態,推動龍頭企業智能化標桿建設,支持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升級,建立完善智能化政策服務、綜合保障和水平評估體系,形成智能化發展良性生態。(記者 黃 鑫)
來源:經濟日報